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文汇报】中微子振荡“中国数据”诞生
2012-03-09  |  文章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
 

  图片说明: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于2011年12月24日开始运行(资料照片)。

  中微子振荡“中国数据”诞生 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将有望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本报讯 (记者许琦敏)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十几年来做梦都想精确测量的值——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终于被测到了!昨天,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他们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并测量到了它的振荡几率(sin22θ13,意为2倍θ13正弦的平方)为0.092。这使人类更深入认识了中微子,进而了解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关系,或许有望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在网上发表了预印本,刊载了该论文。

  不带电,质量不到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中微子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可它好似调皮的小精灵,很难被捉住。即使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会有1个与物质发生极其微弱的反应。

  中微子共有三种,即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在目前已知的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占了四分之一。中微子有个特性,在飞行中会从一种类型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总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介绍,原则上三种中微子之间相互振荡,两两组合,应该有三种模式。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太阳中微子振荡”、“大气中微子振荡”两种模式。第三种振荡更神秘,甚至有理论预言其根本不存在。

  然而,这个数值存在与否、数值大小决定着中微子物理学的未来走向。0.092,这个来自大亚湾的中微子振荡“中国数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第三种振荡”不仅存在,而且可能用来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副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俊研究员告诉记者,根据原先设想,只要这个值大于0.01左右,则那么下一代中微子实验就有可能测量另一个混合参量。

  “我们十分确信这个实验结果。”曹俊说,根据偏差统计,出现假信号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由于这个值很大,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测量到中微子振荡中的电荷宇称破坏效应,进而理解宇宙的形成,同时也可以进行下一代实验,搞清不同种类中微子的质量顺序。”

  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赵光达院士表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物质与反物质是对称的,但我们现在几乎探测不到反物质。而现在探测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比较剧烈,那么科学家将从中了解到中微子与反中微子的不对称性,进而有助于推论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现象,即宇宙“反物质消失之谜”。

  这个值非常难测。反应堆产生的是电子反中微子,其中有三种不同成分,它们的振荡规律各不相同。在飞行过程中,这三种成分的比例会因振荡规律不同而发生变化。大亚湾实验就是要精确地测出这种变化,并计算出这三种成分的混合比例,即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

  探寻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成为世界中微子物理的前沿课题。在2003年前后,国际上共有7个国家提出了8个实验方案,最终进入实验阶段的共有3个,包括中国的大亚湾实验,法国的Double Chooz实验和韩国的RENO实验。

  在三个实验中,大亚湾实验的设计精度最高,达到1%。这代表在捕捉到的100个中微子中,哪怕有一个在探测器内发生反应,就能测量到它。为了抢在竞争对手之前获得物理结果,这个中美合作的实验小组采取了多种措施,于2011年8月开始取数,每天采集约300G的数据,先后共测到了16000多个中微子。王贻芳说,他们将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这次报告的结果就来自第一阶段。

(原载于《文汇报》 2012-03-09 01版)

(原文链接:http://whb.news365.com.cn/yw/201203/t20120309_297991.html

 

©201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本页面由高能所所办公室制作维护
地址: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 Email:ihep@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