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章
【羊城晚报】“谢家麟星”永耀苍穹
来源:羊城晚报

  

(谢家麟院士 图/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因病于20日8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就在一个多月前,一颗国际编号为32928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谢家麟星”。谢家麟院士亲自出席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命名仪式。如今,“谢家麟星”依旧在苍穹闪耀,而大师已离我们远去。

  冲破重重阻力回国

  为“两弹”做出重要贡献

  谢家麟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途中受阻,被迫返回美国。1955年初,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

  1955年,谢家麟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开展高能加速器研究。当时所需尖端器材受国际封锁,所需工艺远超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他从研制基本关键部件做起,在没有人员派出、引进和采购国外器材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奋斗八年,建成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跨越式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该加速器建成即投入国防急需,为“两弹”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家麟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屡创里程碑式成果

  自评“拙于人事交往”

  上世纪80年代,他作为总设计师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建设。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宣告建造成功。这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创造了国际加速器建设史上的奇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他还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世界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和世界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

  2008年,谢家麟88岁之际出版了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他在书中告诉年轻人,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树立坚定的自信;他特别强调,“原创”是科研的精髓,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来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

  谢家麟曾评价自己一生“只顾埋首拉车,拙于人事交往”。他淡泊名利,对于荣誉看得很轻,一些重要的荣誉奖章或证书,他可能很随意地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

  直到耄耋之年,谢家麟仍在为我国高能物理和粒子加速器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据新华社)

    《羊城晚报》( 2016年02月21日 03版)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6-02/21/content_950661.htm?div=-1

 
©201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页面由高能所所办公室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