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园地 > 粒子物理 > 神秘的粒子物理 > 粒子物理的发展
原子的内部结构—发现原子核 
2010-09-09 |文章来源: | 浏览次数:  |

  

  由于电子质量极小,所以它很有可能是原子的一部分。为了弄清楚原子的结构,英国科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左图)于1911年设计了用带正电的射线——阿尔法粒子(α)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约一度的偏转,但有极小一部分射线发生很大角度的偏转(下图),这种现象只有原子中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时才会发生,说明原子中除了电子还有一个很小的致密的核。卢瑟福证实了带正电的原子核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它集中了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所有电子都分布在它的周围。卢瑟福从理论上推导出散射公式,后被盖革-马斯顿实验所验证,核式模型从而被普遍接受。但卢瑟福模型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力无法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无法解释电子是如何稳定地待在核外。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左图)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h/2π的整数倍决定(h为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数);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ν )和能量(E)之间的关系由 E=hν 给出。

  这个模型(右图)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解开了原子结构之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 ihep@ihep.ac.cn